世眼教育
校友录论坛帮助意见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论坛

bjsfdx.worldeye.cn

登录 注册
  • 校园话题
  • 招聘信息
  • 留学移民
  • 四海之内
  • 校园动态
  • 政策消息
  • 文化交流
  • 活动讲座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交流
  • 发表帖子
  • 拯救“文字失语”还需多添“墨水”
  • 浏览:384 评论:0 人
  • 1楼
    wuyuetian
    2024/4/26 1:11:02

    ◎孔德淇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感觉自己没法‘有文化地’说话了”“每次想写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自己翻来覆去用的就是那么几个词语”……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在网络聊天中,种种网络热词、缩写层出不穷,表情包信手拈来,但真正需要逻辑完整地输出观点、表达复杂情绪时却词不达意、有口难言,好像得了“文字失语症”。在网络上就有一个“失语者互助联盟”的群组,有38万人之多,在这里他们坚持咬文嚼字,互相督促对方日常多多阅读、写作,以此摆脱“文字失语症”的困扰。

    所谓“文字失语症”,特指依赖网络语境开展交流,致使正常的表达能力退化,无法用语言准确表情达意。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文字越来越贫乏,可见这一“症状”广泛存在。

    文字失语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或是本身不善言辞,或是缺乏阅读写作训练,但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不容忽视。区别于过去纯文字的表达方式,在不为受众设限的互联网世界中,网络流行语、表情包层出不穷,更新迭代一波比一波快、使用频率一浪更比一浪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一些粗浅、娱乐化表达充斥日常的副作用,弱化了文字的美感和深度。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信息过载,迫使我们形成浅阅读习惯,也导致我们深入思考能力的丧失,让语言系统开始“宕机”。

    为了从文字失语中走出,很多青年人选择通过网络社群坚持“咬文嚼字”,借阅读增识增智,以写作锻炼思维,重建自己的书面语体系,这未尝不是一种“用网络对抗网络”的策略。不过,文字失语的本质是人类被网络表达所驾驭。要根治“文字失语症”,找回语言的审美价值和传递心声的意义,还得往肚子里添“墨水”。

    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使用越多,会不知不觉间陷入移动社交时代的浅文本阅读中,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信息茧房里,逐渐失去对新鲜事物的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同时系统阅读的时间也会随之减少,难以汲取不同看法,也就不可避免地让语言表达和输出内容变得单一起来。

    应该看到的是,网络已高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关键在于如何正向利用网络,对从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分析,同时保证系统科学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来提高思考的层级、完善表达的效果。尤其对学生而言,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多读书多看报,诵读被历史大浪淘沙后的名篇佳句,是寻回语言审美的捷径;随时随地记录所感所悟,不放过任何表达空间,或许就可以解决“无语凝噎”的窘境。事实证明,当文字表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通过归纳、提炼、分类等方法,将日常生活的具象更加深刻反映出来,进而洞见事物之本质。

    网络热梗可以玩,流行热词可以用,表情包可以发,但它们应该成为词库中的一部分,而非词穷后的唯一选择。人的思想是丰富、深邃的,怎是一个“真香”“很好哭”“绝绝子”或表情包就能说清道尽的?

    热门主题

    1. 电子杂志《留学那点儿事》2023年6月刊

    2. 澳大利亚留学签证申请不再接受托福成绩!中国学生如何规避政策风险?

    3.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4. 3072所!最新全国高校名单来了

    5. 习近平致信祝贺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

    6. 电子杂志《留学那点儿事》2023年度特辑

    7.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国留学生多注意

    8. 海外高校驻华联盟与美国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举办在线论坛解读最新赴美留学趋势

    9. 2024年英国大学春季录取国际学生大幅缩水!英国留学政策变化影响中国学生吗?

    客服小图标 客服小图标
    QQ 咨询
    • 站务管理
    • 广告合作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帮助文档 举报投诉 隐私条款 认证会员 联系我们
    © 2025 worldeye.cn 浙ICP备19038669号-2